在一场清晨的日光中,林小满用力将扫帚摔在地上,伴随扫帚的落地,扬起一阵轻微的灰尘。阳光从窗户的缝隙里透进来,洒在她额头的汗珠上,熠熠生辉。我手中的抹布被她那一摔的动作带得紧绷,我能感觉到自己掌心的纹路仿佛要嵌入布纹之中。
这一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半小时前。新学期的清洁轮值表刚刚贴出,我和林小满在如何清洁玻璃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我坚持认为旧报纸能擦得更干净,而她却主张使用蘸了洗洁精的抹布。“你知道什么?”这句话一出口,我就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林小满的耳朵尖瞬间染上了晚霞般的红晕。
“你才什么都不懂!”她猛地站起,椅子腿划过瓷砖的声音刺耳难听。我们像两只被激怒的猫,弓着背,紧张对峙。周围正在忙于大扫除的同学们纷纷屏住了呼吸。我看着她攥紧扫帚的手指节发白,突然回想起上周她帮我修好自动铅笔时的微笑,那一刻,我的喉咙突然有些发紧。
教室的安静程度足以听见吊扇旋转的嗡嗡声。当我伸手去拿洗洁精时,林小满的手也正好伸向报纸箱。我们两只沾满灰尘的手在空中相碰,然后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实践出真知,我们发现报纸擦过的玻璃会留下细小的纸屑,而洗洁精泡沫在阳光下会形成彩虹般的光晕。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擦得透亮的玻璃上。林小满忽然轻声说:“刚才我声音太大了。”我回应着擦去最后一块玻璃的水珠:“我说话也太冲了。”我们相视一笑,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为我们鼓掌。
那一天后我领悟到,争论就像照镜子,不仅反映出对方的棱角,也反映出自己的影子。而解决矛盾的关键,往往隐藏在换位思考的瞬间。我们的争执在理解与包容中化解,犹如那天的阳光,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