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西月生蛾眉”,这是元代赵孟頫的诗意,也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中的一颗明珠。在初夏的夜晚,我们仿佛能看到那轮新月从西方缓缓升起,如女子秀美的蛾眉,散发着清丽柔和的光芒。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汪藻笔下的“新月娟娟”,那份雅致,那份美丽,都融入了这弯弯的新月之中。
赏析这首诗,首先要关注其中的意象。
“娟娟”,这个词如同月光下的细语,轻柔而雅致,它描绘了月光的清丽柔和,如同那汪藻笔下的新月,都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而“蛾眉”,这是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比喻,以女子修长秀美的眉毛来描绘新月的形态。这种比喻,让我们想起了李白诗中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五月残月,都是对美丽月相的赞美。
再来看这首诗的意境营造。诗人通过“生”字,将新月初升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这不仅暗含了时序的更替,初夏的田野,蚕事已了,田野一片静谧的绿色,而新月的出现,更是增添了田园的静谧与美丽。这种氛围与赵孟頫原诗中的“蚕大已属眠”,“遍野如绿烟”的农事场景交相辉映,展现了一幅初夏田园的美丽画卷。
在赵孟頫的笔下,这轮新月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美好的颂歌。它代表了宁静的夜晚,代表了初夏的田野,更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田园诗。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与自然之间情感交流的最好见证。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四月夏气清》中的这句诗,“娟娟西月生蛾眉”,以其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初夏月光的清丽柔婉,同时也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让我们在欣赏这首诗的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