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恶性间皮瘤:深入了解这一罕见侵袭性肿瘤
腹膜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肿瘤,起源于腹膜间皮细胞,具有广泛播散性。这种肿瘤恶性程度高,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结核性腹膜炎和转移性癌等。

一、病因与高危因素
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主要病因包括石棉暴露、接触放射性物质、亚硝胺接触、基因突变(如P53)、病毒感染(如猿病毒SV40)以及慢性炎症等。其中,石棉暴露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潜伏期可长达数十年。部分病例还可能与遗传相关。
二、临床表现
腹膜恶性间皮瘤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水、腹部包块以及体重减轻等。消化系统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肠梗阻。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晚期可能出现恶病质。
三、诊断方法
针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和病理活检。通过腹部CT可显示腹膜增厚、结节状病灶及腹水。抽取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或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有助于诊断。最终确诊需要依靠免疫组化等方法。
四、治疗策略
腹膜恶性间皮瘤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综合治疗。对于早期局限型的患者,可以尝试根治性切除,但多数患者确诊时 already已经广泛浸润,手术效果有限。化疗常用方案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热灌注化疗(HIPEC)联合细胞减灭术可以延长生存期。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五、预后与并发症
腹膜恶性间皮瘤的预后较差,多数患者确诊后生存期不足1年,早期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也不高。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肠穿孔、血栓栓塞和恶病质等,这些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六、高危人群与预防
腹膜恶性间皮瘤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40-60岁的男性以及长期接触石棉或放射性物质的人群。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石棉暴露、加强职业防护、定期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等。通过加强预防和提高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认识,有助于降低这一罕见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