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日历上,定格了这样一天——2013年9月14日。这一天,河南商丘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学子们,因为学校封闭化管理制度下的一系列问题,勇敢站了出来。学校强制学生在校内食堂和超市消费,但后勤服务存在高价、质量差等问题。例如,校内瓶装水的价格竟是校外市场的两倍,餐厅的饭菜价格更是堪比一线城市。
事件的,悄然点燃。在9月13日的一次餐厅卫生检查中,学生会与38号窗口的员工发生了口角。校方虽知悉此事,但未及时化解矛盾。次日,这一矛盾升级,20多名学生再次与窗口员工发生冲突,其中4名学生更是掀翻餐厅桌椅,引发周围学生的围观。
部分长期对学校封校制度不满的学生,借此机会表达抗议。他们破坏食堂、超市、教室及宿舍设施,甚至推倒电子大门,围殴一名管理人员。网络上的传闻称“千名学生打砸”,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现场学生澄清,实际参与破坏的学生仅4人,其余多为围观的同学。
官方对此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柘城县委免去了校长彭宇的职务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分管副校长吕志军被免职并记大过,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也受到党内警告的处分。校方承诺将改善后勤服务,提升饭菜质量,并加强学生的管理措施。
媒体报道中的争议仍然存在。部分网络传闻称“千名学生参与打砸”,但实际上破坏行为规模并不大。一些图片因拍摄视角的问题,被误读为“大规模暴力事件”。官方通报强调,事件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且在半小时内被平息。学生与员工之间,也并未发生肢体冲突。这一事件,既是学生对学校问题的一次勇敢抗议,也是社会各界需要深入反思的一次教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