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读身体阳气与日常饮食之关联
在中医的理念中,身体的健康活力源于阳气的升发。日常生活中,若常接触或食用寒凉的食物,便容易耗损体内的阳气,这对人体的保健是极为不利的。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不当的饮食习惯是导致人体阳气受损的首要因素。鉴于阳气的温热特性,它最畏惧寒凉。任何属性偏寒凉的食物,都可能对体内的阳气造成损害。从保护人体阳气的角度出发,养生保健便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哪些食物具有寒凉属性呢?
关于水果蔬菜。大部分水果都属于凉性,如西瓜、梨、脐橙等。许多追求减肥的女孩,常以水果、蔬菜为主食,久而久之,若未适当补充五谷、肉类等温性食物以补充阳气,大量食用这些水果、蔬菜可能会导致阳虚寒盛。临床上,不少减肥女性出现痛经、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甚至闭经的情况,就与长期忽视主食、大量摄入水果、蔬菜有关。水果的食用也需要适量和有节制。建议每天适量食用一种水果,如苹果、梨等,避免空腹食用,最好在餐后享用。
关于绿茶。虽然绿茶有清热去火的功效,但过度饮用会对人体的阳气造成损害。绿茶的性质偏寒凉,大量饮用可能导致阳气的耗损。《黄帝内经》有言,“生病起于过用”,即使是好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正确的饮茶方式应该是在餐后适量饮用,这样既能助消化,又能清解火热,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冷饮也是导致阳气受损的一大原因。夏季,许多人为了消暑会大量饮用冷饮、冰镇啤酒或冰激凌等。这些寒凉食物进入人体后,为了对抗其寒气,人体需要消耗大量阳气,从而导致阳虚。可以说,冰箱的发明虽然方便了生活,但从健康角度来看,其弊端不容忽视。
早晨空腹时饮用凉开水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流行保健方法提倡晨起一杯凉白开,以调节内分泌和润肠通便。从临床角度看,很多人因此出现了阳虚的各种症状。晨起空腹直接饮用凉开水会大伤下焦阳气,对人体健康不利。
一个32岁的男士因过敏性鼻炎来就诊,其症状严重且持续加重。除治疗外,我详细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在得知他坚持晨起喝凉开水已有3年后,我确定这是导致他身体阳气虚衰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食物,以保护体内的阳气。适当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海鲜,诱人的美味,但需食有节制
在丰富多彩的饮食物界中,海鲜以其独特的鲜美口感,吸引了无数人的味蕾。享受美食的我们也需要了解它们的属性。按照中医药的理论,大部分海鲜,如螃蟹、蛤蜊、生蚝等,由于长期生活在冰冷的海水中,自然形成了寒凉的性质。
有一位先生,因长期食用过多的螃蟹及其他海鲜,出现了胃病。他感受到胃中堵塞,吃完饭就打嗝、食物返流,时不时还有胃痛。更让我关注的是,他的胃一不舒服,脚面上的一根筋就会疼痛。这正好对应了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表明他出现了胃阳虚的症状。
经过询问,他因工作原因经常食用海鲜,特别是螃蟹,并且喜欢喝冷饮、冰镇啤酒。这样的生活方式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这些问题。我给予他温补胃阳的药物,并让他忌口,避免摄入冰冷的食物和饮料。一段时间后,他的胃症状消失了,脚面的疼痛也没有再犯。
除了海鲜,还有一种寒凉的东西需要我们警惕,那就是西药中的抗生素。抗生素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但其本质为苦寒之性。口服后,最易伤脾胃。长期服用或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损害肝肾功能,更重要的是会伤人阳气,导致生命力的整体衰弱。
生活中,我们需要对寒凉之品保持警惕。除了明显感觉寒冷的食品,如冷饮,还有许多感觉上并不寒冷的食品,如大部分海鲜和抗生素,按照中医药属性的划分,也属于寒凉之物。我们在享受美食和药物治疗的也要关注它们对身体的影响。
我们在食用海鲜时,应适量食用,避免过度。要注意搭配姜汁等温热食物来中和其寒凉之性。我们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损伤身体阳气。只有保持对食物的警觉,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