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记者张然)——近日,有关山西近百名儿童接种疫苗后发生不幸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昨晚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已经展开紧急行动,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据初步了解,山西省卫生厅尚未接到因接种疫苗出现聚集性异常反应的报告,相关报道似乎存在不实之处。
中国经济时报的一篇报道却揭示了背后的隐情。据报道,山西省疾控中心撤销了生物制品配送站,设立了生物制品配送中心,并将其交给北京华卫时代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此举引起了诸多争议和疑虑。更令人不安的是,自2008年以来,山西省内有近百名儿童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疾病致死、致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症,问题疫苗成为最大嫌疑对象。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卫生部迅速作出反应。针对曾有媒体报道的因接种疫苗出现聚集性异常反应的报道,卫生部于2008年11月协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相关疫苗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结果令人欣慰,全部合格。早在2007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对疫苗进行例行检查时,也对所谓的“高温暴露”疫苗进行了抽检,结果同样合格。
不仅如此,卫生部还对山西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了深入调查。数据显示,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山西省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共接受了11例因接种二类疫苗后出现不适的儿童诊治。在这11例事件中,大部分被归类为一般反应,仅有5例进行了异常反应鉴定。其中,4例被排除与疫苗接种有关,而剩下的1例虽然被鉴定为异常反应,但并不属于所谓的“高温暴露”期间提供的疫苗。专家分析指出,从山西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来看,并未发现与时间、疫苗种类和地域分布相关的疑似异常反应聚集性情况。
公众对此事的关注与担忧可以理解。毕竟,疫苗是为预防疾病而设计的,任何与此相关的不幸事件都可能引起恐慌。我们应保持冷静和理智,相信和相关机构会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我们也期待真相能够早日大白于天下,给公众一个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