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女士,一位正值壮年的44岁女性,最近面临了一些令她不安的问题。她的经期开始变得不规律,经量起伏不定,同时她的情绪也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她发现自己在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时,越来越容易动怒,甚至连与她共同生活了数十年的丈夫也似乎变得无法让她满意。两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紧张,生活也变得无趣。更糟糕的是,她还经常无理由地冒汗。这些不寻常的变化让她不禁疑惑,自己是否应该寻求更年期的医疗帮助。
实际上,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更年期"这一说法指的是妇女的围绝经期,也就是从40岁开始直到绝经后一年的阶段。有些人可能会在这个年龄段提前出现闭经等症状,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她们进入了更年期。有些人甚至在不到30岁的年纪就可能出现闭经,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早衰。赵女士的经期问题并不一定意味着她即将进入更年期。
在我国,女性的平均停经年龄大约在50岁左右。年轻女性的过早停经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活方式不规律、饮酒、疾病因素如脑垂体肿瘤、子宫或卵巢的肿瘤等,甚至包括反复的人工流产、宫腔粘连等机械性因素。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长时间的精神刺激以及遗传因素也可能是导致年轻女性过早停经的原因。
赵女士在妇科门诊接受了检查,排除了肿瘤的可能性后,她进行了雌激素水平测试,结果显示她的雌激素水平远低于正常值。她需要通过医疗手段进行治疗。赵女士的症状如月经周期不规律、情绪波动等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常见症状之一。该综合征还可能导致阴道干燥、性欲减退、潮热等症状的出现。赵女士的症状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描述相符,她在其他科室的治疗无效后,应该考虑到妇科门诊进行进一步检查。特别是对于那些停经超过半年并伴随其他症状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
仅仅因为担心绝经而随意服用药物来推迟绝经是不可取的。卵巢功能衰退只是造成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只有经过医生确诊是雌激素水平低下,才能根据情况采取补激素等治疗措施。在用药方面,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健康的女性为了推迟绝经而自行服药是不明智的。为了平稳度过围绝经期,应该保持规律的生活起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劳动,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减轻工作压力,保持轻松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