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一个独特的场景在墩上村的便利店中上演。邹根枝在此展示她所剩余的营养快线,这些饮料瓶引人瞩目。摄影镜头记录下这一切,(程万海摄)此刻,一段消费者的维权故事悄然展开。
邹根枝,这位来自乐平市镇桥镇墩上村的农妇,向我们诉说了一箱营养快线引发的健康危机。她购买的一箱20瓶营养快线,在饮用大半后,竟发现其中一瓶出现了破损,更令人震惊的是,未开封的饮料中只有少量奶液,而其他瓶子的状况也令人堪忧。她饮用这些饮料后,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为了治疗,她在诊所打了三四天的吊针,体重急剧下降,短短几天就瘦了十多斤,而治疗费用已花费数百元却未得到任何赔偿。
接到投诉后,记者立即驱车前往墩上村进行实地采访。邹根枝详细介绍事情的经过:她和丈夫邹新海,在儿女外出务工后,在家中靠装壳子板赚取收入,每天120多元的收入让他们感到满足。为了补充营养,他们还特意购买了一些营养快线。正是这些饮料给他们带来了困扰。邹根枝提到,购买时她特意查看了生产日期,确认无误后才带回家饮用。不久,她感到肚子不适,病情严重到甚至不得不在万年县石镇街购买胃药,但病情并未好转。之后在墩上卫生所,经过医师邹新亮的治疗,病情才有所好转。
听说可能是食物中毒后,邹根枝检查了剩余的营养快线,发现其中一瓶包装塑料薄膜异常黏腻,吸管也脏兮兮的,甚至还有一瓶未开封的营养快线破损,里面只有少量饮料。她坚信是饮用了变质的营养快线导致了她的病痛。于是,她带着问题营养快线找到经销商,希望能联系到娃哈哈厂家并获取赔偿。
此事引起娃哈哈乐平总代理的重视,他们派人前往墩上村了解情况,发现有一瓶营养快线瓶底破损导致饮料泄漏。为了证明其他饮料的质量,他们当场喝下了一瓶剩余的营养快线。虽然提出赔偿一箱营养快线作为了结,但被邹根枝拒绝。
记者随后找到娃哈哈乐平总代理的负责人王先生。他承认营养快线的运输过程中损坏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同时表示不能肯定邹根枝的不适是由饮用营养快线引起的。他强调,他们处理此事的人员喝下饮料后并无不适,因此不能支付医药费。但如果邹根枝希望获得赔偿,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处理。娃哈哈厂家对此事不会置之不理。(特约通讯员程万海报道)这一切的背后,不仅揭示了一个消费者权益的维权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