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患有多年糖尿病,一日散步时忽然感到脚痛,随后脚面迅速肿胀。他初以为只是劳累所致,未加留意。不料几日之后,肿胀愈发严重,陈先生这才前往医院诊治,却被告知骨折了。更令陈先生惊讶的是,他的骨折竟与多年的糖尿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医生告诉他,若治疗不及时,脚很有可能会畸形。
糖尿病真的会导致骨骼问题吗?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足踝外科主任张建中。《生命时报》报道了他的观点。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涉及骨科的问题日益增多,像陈先生这样无明显诱因的骨折屡见不鲜。
张建中主任表示,过去外科医生对糖尿病的骨关节并发症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现在这一状况已逐渐改变,其中以足踝部位的问题最为常见。糖尿病对骨关节的损害主要有四种方式:
糖尿病可能导致腿脚的神经和血管受损,皮肤发生溃疡并可能合并感染,进一步发展为炎。
下肢缺血可能导致骨关节改变,特别是足部畸形,如足弓塌陷、锤状趾、拇外翻等。这些畸形会影响走路的协调性,使脚部突出的部位更易受到摩擦和破溃。
第三,脚趾缺血坏死可能引发坏疽,最终影响到骨骼。
第四,就是糖尿病性神经性骨关节病,也被称为“夏科氏关节”。陈先生的情况就属于这一类。患者往往有长期的糖尿病史,超过六成的患者病史超过10年。他们可能在毫无诱因的情况下发生脚部骨折,如陈先生一样,在散步时突发骨折。
张建中主任强调,糖尿病导致的夏科氏关节骨折,其疼痛往往不如一般骨折剧烈,局部有红、肿、热等表现,容易与感染混淆。如果医生和患者对该病认识不清,可能会误当作感染进行治疗,但消炎治疗对此无效。通过X光片可以清晰地发现骨折和关节脱位。这种糖尿病患者特有的骨折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骨头仿佛被“熔解”了一样,在不用力的情况下也会发生骨折。
对于夏科氏关节骨折的治疗,张建中主任建议应尽早制动、打石膏、免负重。此类骨折的制动时间至少3个月,比一般骨折要长一倍。越早发现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恢复得越快。如果患足仍然活动或负重,可能会导致肿胀加剧,最终可能导致无法行走和骨骼畸形,那时就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和及早发现骨骼并发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