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深入,滋补成为了热门话题。许多酒店和餐馆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了自家的滋补菜肴,打出的旗号就是“药补不如食补”。他们的药膳往往只是在烹饪过程中随意添加一些中药,如八角、桂皮、当归等辛燥活血的药物,然后就美其名曰是“十全大补火锅”或者“宫廷药膳”。
中医药专家对当前市场上鱼龙混杂的药膳情况感到担忧。他们指出,药膳并非简单的食物与药材的结合,它需要专业的医学和营养学知识作为支撑。一些酒店和餐馆为了招揽顾客,随意推出所谓的药膳,既不懂医学也不懂营养学,这是对顾客的不负责任。他们呼吁经营药膳的商家需要有专业职称的中医师把关,并向顾客明确说明药膳中的药物含量、成分以及具体的辅助治疗和补益作用。
药膳在市场上的现状却是成为了许多餐馆的揽客手段。在中山南路上的一家酒店,橱窗里张贴着多款药膳菜单,其中一款母鸡炖汤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当记者询问配料的厨师这款药膳的药理及作用时,厨师却含糊其辞,只是说放入的东西都是有营养的,至于用“药膳”两字就是为了吸引顾客。
记者随机走访了周边多家酒店、饭店和火锅店,发现不少餐馆都推出了所谓的药膳。有的餐馆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药膳”这个词,但在一些菜肴中却用“秋冬季特制”的字样来标注。这些所谓的“营养套餐”,其实就是在普通的食材中添加一定的中药材,如枸杞炖鸡面、鸽子汤、田七炖汤等。这些药材的添加往往没有科学依据,如“十全大补火锅”中盲目添加辛燥活血的药物,顾客食用后可能会适得其反。
药膳并非简单的营养补充,它需要科学的配方和精确的烹调工艺。一些餐馆推出的药膳已经明显离谱,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都没有科学依据。市餐饮行业协会的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药膳市场目前没有明确的准入标准,行业监管也没有依据可行。大多数酒店和饭店只是用药膳牌子来招揽食客,真正能起到身体调理作用的寥寥无几。
市中医院院长虞坚尔教授指出,药膳是药物与食物的合理配伍、经烹饪而成的具有某种治疗和强身作用的菜肴。而一些餐馆的药膳已经偏离了这一原则。市健康教育协会秘书长王震也指出,现在药膳的制法提示、食用警告、身体情况诊断说明都很少能看到,配餐马虎,甚至一些不常见的药物也出现在药膳中。药膳应是调理慢性病的一种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乱补,配者、食者都应正确对待。我们需要对药膳有正确的认识,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滋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