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打胎 >

茶叶自吹纯天然被罚一万元 工商:别乱吹

  • 打胎
  • 2025-05-30 15:26
  • 来源:www.dataiw.cn
  • 打胎药

随着生活品质的跃升,民众对于生活细节的追求也日益精致。一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渴求,过度夸大产品的实际效果,采取宣传手段中的“玄乎”措辞。最近,南京市雨花台区的一家以“纯天然”为卖点的茶叶企业因过度宣传而遭到了工商部门的查处。

据悉,雨花台区工商分局的执法人员在一家超市巡查时,发现了茶叶专柜的某些茶叶制品外包装上显著地标注着“纯天然的绿饮”。这些茶叶的生产厂家是南京的一家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当执法人员仔细审查这些产品的包装时,却找不到任何有机产品的认证标志。

按照《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任何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都不得在包装及标签上使用“有机产品”、“无污染”、“纯天然”等误导消费者的文字表述。换句话说,如果想在产品上标注这些字样,必须确保产品已经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严格认证。

经过工商执法人员的调查,这家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从今年2月起,在其生产的多种茶叶制品的包装上印制了“纯天然的绿饮”字样。这些产品主要销往各大超市,并且已经有部分产品销售到了消费者手中。

鉴于该公司的产品并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工商执法人员责令超市立即下架该公司的产品,并要求厂家进行整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规标注行为,并罚款一万元。

近年来,我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及产品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茶叶等领域,但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仍然显得相对有限。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标明“纯天然”、“无污染”等字样的产品,其中不少产品存在混淆视听、鱼目混珠的情况。

对此,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有机产品时,一定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或者“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对于厂家和商家的宣传,消费者应具备一定的鉴别力,不轻信其不实宣传。也提醒广大生产厂家,在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情况下,切勿随意在产品上使用“无污染”、“纯天然”等字样,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已经明确被法律所禁止。

这一事件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警示,也为商家树立了一个规范宣传、诚信经营的良好榜样。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