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这一阴道分泌物的统称,其实包含了从输卵管、子宫、子宫颈及阴道等多个部位所排出及渗出的液体。它的主要成分包括了阴道上皮的渗出液,以及子宫内膜、子宫颈腺体、输卵管内膜上皮等处的分泌物。除此之外,还有剥脱的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微生物等。在正常的阴道环境中,白带应该是少量白色稀糊状,没有气味或略带腥味。其量的多少和质地会随着年龄和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成年期,尤其是接近排卵期时,雌激素水平达到高峰,这时的白带最多,呈现出清澈透明稀薄的状态,犹如鸡蛋清一般。随着雌激素的逐渐下降,白带也会变得混浊粘稠而减少。而在月经期前后,白带也会有适量的增多。在妊娠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白带也会相应增多。当人体处于性兴奋状态时,白带量会明显增多,质地也会变得稀薄,这在过程中起到了润滑保护阴道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白带的量和性状就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可以为女性提供及时的健康信号,帮助我们防患于未然。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妇科病导致的白带变化。
首先是宫颈炎。宫颈炎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成因多数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有关,病原体通过损伤部位侵入而引发感染。性生活过频、物理或化学刺激、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也是其诱因。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白带增多。急性宫颈炎的白带呈脓性,并伴随下腹及腰骶部的坠痛感;而慢性宫颈炎的白带则呈现为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当重度宫颈糜烂或存在宫颈息肉时,可能会呈现血性白带或在后出血。黏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也可能导致不孕。
其次是滴虫性阴道炎。这种炎症是由毛滴虫感染引起的。毛滴虫是一种厌氧的寄生原虫,它在阴道内生长繁殖引发炎症。典型的白带特征是淡黄、灰色或乳白色,量较多且稀薄,伴随臭味或鼠臭味。这些分泌物中有时混有细小的泡沫和血液。当分泌物增多时,会溢出阴道口并刺激外阴部皮肤,导致患者感到瘙痒和灼热。如果合并尿路感染,还可能出现尿频、尿痛甚至尿血的症状。分泌物中的泡沫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在阴道内被分解后产生气体所致。
最后是淋病。淋病是性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由淋病双球菌引起,几乎全部通过感染。与男性淋病患者后的感染率可高达60%-90%。少数情况下,淋球菌也会通过受污染的衣物、浴巾、便器、手指等间接传播。从接触病原菌到发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只有3-5天。受感染的部位是生殖泌尿道黏膜表面。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并伴随大量脓性分泌物从阴道口流出,以及淋菌性尿道炎的症状,如尿道口红肿、压痛、尿频、尿急、尿痛等。
通过对白带的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及时捕捉到这些健康信号,从而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