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这场改革,公立医院将不再依赖药品收入,标志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该《规划》明确了到2015年的主要目标: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将降至30%以下,这一举措将有效缓解民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问题。在这一五年规划中,“十二五”期间将围绕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改革,分别是健全全民医保体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以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将取得重点突破,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实现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的愿景。初步计划到2015年,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这将对广大民众带来极大的便利。医保制度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参保率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三个百分点,补助标准也将提升至每人每年360元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的医保制度正朝着更全面、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对于百姓普遍担忧的大病问题,《规划》明确指示,将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对救助对象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将提高到70%以上。这无疑为那些因病致贫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在基本药物制度方面,《规划》强调了适当增补慢性病和儿童用药品种,今年将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和及时供应,将对药物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完善,对独家品种和价格稳定的药品实行国家统一定价。
全科医生制度被认为是医疗卫生体系高效运行的关键。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马进教授也深表赞同。他进一步指出,这一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将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总体来看,这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旨在提升医保服务质量,完善药物制度,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问题。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民众健康的重视,也展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迈向高效有序的新阶段的决心。《医改规划》解读: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医疗费用控制与县域医疗改革并行
在不久前发布的《医改规划》中,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措施被提出。规划旨在优化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人才,《规划》提出在2015年之前,培养全科医生15万名以上。目标是使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两名以上的全科医生,并且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能有全科医生执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展免费医学生定向培养,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稳定基层医疗人才队伍,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针对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规划提出要控制其增长幅度。公立医院改革将坚持公益性质,扭转逐利行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是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严格控制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目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严禁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以保证医疗服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在县域医疗改革方面,《规划》特别强调了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今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将先行推开。改革的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让专家、老百姓、有关人员参与到监管中来。
《规划》还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将达到总量的20%左右。这一措施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规划》还涉及了其他配套改革领域。包括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等。这些措施将全面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医改规划》的实施将带来深远影响。通过培养全科医生、控制医疗费用、改革县域医疗体系以及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等措施,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我们期待在未来几年内看到这些改革措施带来的积极成果,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改革药品价格机制,重塑市场平衡
近期,我国针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此次改革聚焦于临床使用量较大的药品,以主导企业的成本为基础,同时参考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和零售药店的实际销售价等市场交易情况,制定出了最高零售指导价格。此项决策旨在优化药品市场结构,实现公平交易,确保价格反映真实的市场状况。该机制还将根据市场实际交易价格的变化等因素进行适时调整,以保持其灵活性和适应性。
《规划》的提出也体现了对卫生领域的重视。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显示出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正在稳步提高。这不仅体现了对民众健康的深切关怀,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改革的重心已经从基层逐渐上移至公立医院。这一阶段的改革涉及到更深化、更复杂的体制机制问题。这是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医药卫生体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这一时期集中显现,需要我们逐一破解。每一个改革步骤,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确保改革能够真正惠及民众,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医疗卫生服务。
面对这样的挑战,“十二五”时期成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积极应对,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民众创造更加健康、更加公平的医疗环境。此次改革不仅是对药品价格机制的调整,更是对医疗卫生体制的全面优化和升级,标志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