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不断奔腾的漩涡中,忙碌于工作、出行,甚至连呼吸都变得匆忙急促。的科学研究显示,现代人的呼吸速度已经比古人快了将近一倍,平均每次呼吸仅3.33秒。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却与养生之道相悖。
在中国古老的养生智慧中,强调生命需要张弛有度,特别是呼吸的节奏更需缓慢深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调节呼吸节奏的论述。所谓的“五十营”,指的是经脉之气在人体内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一昼一夜间全身循环五十周。这一理论倡导一种深长缓慢的呼吸方式,换算成现代语言,也就是一呼一吸需要6.4秒,这是古人养生的呼吸节奏标准。
说到慢呼吸养生,必须遵循“深、长、匀、细”四大要点。深呼吸意味着每一吸一呼都要达到极限;长则是要求呼吸时间延长,放慢速度;匀是呼吸要均匀,避免忽快忽慢;细则是要求呼吸细致,避免粗猛。刚开始练习时需要有意识地去调整,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更加自然。慢呼吸不仅能提升呼吸功能,促进肺循环,还能加强腹内的自我调控,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呼吸时应通过鼻子呼吸,而不是嘴巴。
除了慢呼吸,古人的慢养生理念还包括慢用脑、慢动作、慢吃、慢睡、慢说话、慢散步。通过这些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达到慢心跳、慢呼吸、慢消耗,进入一种慢节奏的生命状态。最终,这种慢养生理念将帮助我们实现慢衰老。
虽然现代人不必完全遵循古代的养生法,但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慢养生无疑是一种理想的调剂。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我们可以保持高效快节奏,但下班后,应该主动放慢脚步,给身心一个放松和调整的机会。白天紧张忙碌,晚上放松休息,这种“快中求慢”、有张有弛的生活方式,能让我们的生命之弦更加和谐有弹性。▲(杨力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