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果冻的传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实名认证微博传出消息,声称市面上热销的老酸奶和果冻产品含有由破皮鞋炼制的明胶。这一消息立即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许多人对果冻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担忧。
针对这一事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迅速作出反应,发表声明并强调,根据他们的了解,正规的乳品加工企业是不可能使用所谓的工业明胶的。他们坚称,我国的乳品质量处于历史最佳时期。他们表示对此事件的严重性感到担忧,并强调从未在果冻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现过明胶的使用。
晋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管股股长颜金杯也向实,果冻中的增稠剂通常来源于卡拉胶等天然成分,而非工业明胶。他明确指出,卡拉胶是从海藻等植物中提取的,而明胶则来源于动物皮革,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物质。按照国家添加剂卫生使用标准,卡拉胶是可以适量使用的,对人体并无危害。
尽管有关部门和协会纷纷出面澄清事实,但这一传闻仍然对果冻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多家果冻企业陆续接到地方监管管理部门的通知,要求“果冻产品全面下架待检查”。在销售旺季期间,这一事件的影响尤为严重。
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虽然短期内无法全面评估这一事件对行业的具体损失,但肯定影响巨大。他们最担心的是消费者因为不了解果冻的制作过程和相关知识,而产生“大不了不吃”或者“少吃点”的想法。
在此,我们也看到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的坚定立场,他们表示在互联网这一日益普及的平台上,网民和博主应该加强自律,特别是在发布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时。他们明确表示,不能排除未来代表行业对故意发布不实信息的微博用户进行起诉的可能。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质,任何关于食品安全的传闻都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不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以免对自己和行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