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正值“世界卫生日”,其主题聚焦于“食品安全”。回首过往,从红心鸭蛋、致病福寿螺到三聚氰胺奶粉,再到毒豆芽、荧光蘑菇和硫磺姜等事件,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大众对于日常饮食的忧虑愈发加重。究竟现在还有什么食物可以让人放心食用呢?为此,记者特采访了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旨在解答公众的疑惑,指导大家如何正确规避风险,挑选到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
在专家的眼中,膨化及油炸食品可称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灾区”。这类食品大多使用棕榈油进行油炸,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为了提升口感,明矾的使用可能超标;为了增加色彩,食品色素可能过量添加;为了增强香气,盐分和香精的含量也可能过高。专家建议,这类营养差、安全性也低的食品,我们应当坚决不吃。
再来说说熟肉制品。这类食品的最大隐患在于滥用嫩肉粉,其中可能含有亚硝酸盐。购买熟肉制品时,应避免选择颜色过于粉红鲜亮的,正常的熟肉应该是暗红色的,口感应该是可以拉丝的程度。专家还强调,为了保证卫生,熟肉买回家后应蒸煮10-15分钟再吃。
酱腌菜、酸菜等食品,如果管理规范,也是可以避免致癌物的产生的。但市场上一些小摊小贩的酱腌菜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大家购买包装正规、有QS标注的酱腌菜,并尽量减少食用。
至于乳制品,专家表示,国家对乳制品的监管非常严格,超市里销售的一般都是合格安全的。建议大家选择营养价值相对高的纯奶或者纯酸奶。因为相较于其他乳制品,它们受到的监管更为严格,执行的标准也更为严格。
在这个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食品本身的安全性,还要学会辨别和选择。听取专家的建议,理解食品安全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共同努力,寻找那些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