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季节却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李珍大妈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仅仅刮了两天的风,她就因为口疮、喉咙干痒等症状痛苦不堪。
近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中医院门诊,发现春季因口疮等上火症状前来就医的人数明显增多。口腔溃疡患者小吴便是其中之一,嘴角溃烂、口腔溃疡、面部冒痘,甚至排便都变得不再顺畅。她的经历仿佛身体里“藏着几条喷火的龙”。
那么,为何春天容易上火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玺教授告诉我们,“上火”虽然并非专业术语,但在中西医里都有对应的症状。春天,这把“火”常常会沿着人体经络上行,主要表现在头面部、口腔、咽喉等部位。
口鼻干燥是上火最明显的表现。口舌生疮、嘴角溃烂、尿黄刺痛、鼻干流血等症状都属于上焦有火。这种火症状明显,最容易被人们察觉。食欲下降、牙口不好、口干口渴等则可能是脾胃等中焦部位有火。到了春天,不少人会出现这些症状。
还有一种情况是拉不出。如果肝、肾等部位有火,就会表现为大便干结、急躁易怒、眼睛干痒、耳鸣、声音嘶哑等症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其各种身体机能的减退,上火很容易表现为便秘。虚火主要表现为体型消瘦、腰膝酸软、健忘等症状。不同类型的上火症状可能与不同的脏腑有关。
那么,如何“灭火”,健康度过春天呢?这就需要我们注重中医养生。多位中医养生专家建议,春天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针对不同类型的上火症状,也要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例如,口腔溃疡患者可以多喝温水,保持口腔湿润;便秘患者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春天虽然生机勃勃,但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能健康度过春天,享受生活的美好。我们要重视中医养生,根据身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养生方法,让身体在春天里焕发出真正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