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充分知晓和尊重患者的就医权利

  • 女性健康
  • 2025-05-30 15:38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张斌:强化医疗纠纷防范,从尊重患者的就医权利开始

当前医疗纠纷频发,其根源在于医患沟通不足和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作为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当务之急是持续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而这要求医务人员首先要清晰了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拥有的合法权益,并充分尊重这些权利,以此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第一,尊重患者的生命权是每位医生的神圣职责。即使面对没有心跳和呼吸的患者,医生也不能放弃抢救和治疗。放弃抢救无异于剥夺了患者的基本权利。

第二,患者的身体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未经患者遗嘱或其家属同意,医生绝不能处置其身体或器官。否则,无论目的多么高尚,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比如某眼科博士摘取死者进行移植的案例,虽然拯救了患者的光明,但却因未征得家属同意而被迫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除了生理健康权,患者的心理健康权同样重要。超适应症或超量使用抗菌药物、打错针、发错药等行为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隐性损害,这也是对患者健康权的侵犯。

第四,每位患者都有平等享有医疗的权利。医院职工带熟人插队看病的现象,不仅容易引起其他患者的不满,引发医疗纠纷,更是对患者平等就医权利的不尊重。医院管理者应制定严格的制度来杜绝此类行为。

第五,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法律赋予的。医生在进行有创检查和手术前,不仅要征求家属的意见并签字,更要尊重患者本人的知情选择。忽略患者本人的意见可能使医生陷入担责的风险。如一位产妇因骨盆狭窄需实施剖宫产手术,但家属不签字导致医生无法及时手术,造成严重后果。

第六,患者的隐私权必须得到保护。目前,因隐私权泄露导致的诉讼案增多,给医疗机构带来极大的问题。如一人看病众人围观、公开患者感谢信等行为都可能泄露患者隐私,带来法律后果。

第七,患者还有免除一定社会责任的权利。在获得医疗证明后,患者可免除部分社会责任并享受福利保障。这就要求医生在出具医疗证明时要实事求是,只涉及病情,不涉及社会问题。

除了上述权利外,患者还拥有诉讼及求偿的权利。尊重患者的就医权利不仅是医疗质量的保障,也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关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法律、了解法律、遵守法律。作为武汉市第五医院的院长,我深知这一责任的重大,并将致力于提升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沟通能力,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