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产药物,临床最常用的组合是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它们需配合使用,共同起到抗孕激素和促宫缩的作用^[1][2][5][9][11][12]^。民间可能将这组药物统称为“打胎丸”,但实际上并无单独命名为“打胎丸”的药品。
服用方法上,有两种标准方案可供选择。米非司酮可采用顿服法,即一次性口服200mg,也可以选择分服法,即将150mg的药量分2-3日服用,且必须在空腹状态下进行。米索前列醇则在第3日空腹口服0.6mg(一般为3片),服药后需要在医院观察孕囊的排出情况。具体的分服法示例为:第1天早服2片米非司酮、晚服1片,第2天早上再服1片、晚上服2片,第3天早上服用3片米索前列醇;顿服法则是第1天一次性口服200mg米非司酮,第3天服用米索前列醇。
在药物流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可忽视。必须通过B超确认宫内妊娠且孕周不超过49天。必须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药物,特别是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需留院观察。服药前后2小时需要保持空腹状态,以确保药效的发挥。
还需注意的是,“滋肾育胎丸”是一种保胎药物,用于先兆流产的情况,与终止妊娠无关。药物流产可能会出现腹痛、出血等反应,如果药物流产失败,需要及时进行清宫手术。
建议女性朋友在面临这一健康决策时,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自行随意服药。毕竟,健康无价,任何决定都应以自身健康为前提。在药物流产的过程中,务必保持谨慎和理智,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