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贺电职务调整及调查进展
近日,关于贺电职务变动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可靠消息,吉林省委于2020年7月3 结日前决定免去贺电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常务副职务。这一职务调整与贺电所著《平安经》引发的争议密切相关。
早在职务调整之前,吉林省委已经高度重视此事,并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针对《平安经》的出版、内容及其宣传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调查。这一决策展示了官方对此事的严肃态度和对公众舆论的积极回应。
关于贺电被“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传言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吉林省相关部门明确回应称这一消息不属实,并强调是谣传。对于这一传言,吉林省公安厅、纪委监委等部门并未正面确认,而是表示需要进一步向省委宣传部了解相关进展。
二、《平安经》事件后续处理情况
针对《平安经》事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展开后续处理工作。群众出版社承认在《平安经》的出版过程中存在政治意识薄弱、审核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并公开向公众道歉。而人民出版社则声明从未参与该书的出版。
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原霍云成因违规安排下属购买、宣传《平安经》被严肃处理。这一事件也暴露出部分官员在职务行为中的不当行为和对公共资源的滥用。
三、舆论及官方对事件的定性
随着事件的发酵,舆论对《平安经》事件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批评。各大网站纷纷发表评论,直指该书内容荒谬,并批评部分官员借机阿谀奉承的行为。吉林省相关部门也通过调查和处理涉事人员表明了对事件的严肃态度。
贺电因《平安经》事件被免职,但关于其被“双开”的传言已被官方辟谣。事件的后续调查和处理主要聚焦于出版流程、宣传责任等环节的问责。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对于公共事务和公职人员的行为,我们需要保持关注和警惕,以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公共利益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