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上映时间的调整
备受期待的《花木兰》原计划在2020年全球同步上映,却因疫情的缘故经历了多次的延期。而关于其在日本的最终上映时间,已经确定为2020年9月4日,相较于部分亚洲国家,日本观众将更早地在大银幕上欣赏到这部作品^[3][4]^。
二、预告片引发的热议
在预告片发布之后,有关的文化讨论便如火如荼。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关于文化元素的争议。特别是刘亦菲的妆容,如“额黄妆”,被部分观众所熟知并喜爱。这一妆容被部分观众认为与日本艺伎形象相似,从而引发对迪士尼“东方主义”审美的质疑^[1]^。进一步来看,影片中的场景设计,如福建土楼、祠堂红灯笼等元素,也被指出偏离了真正的中国历史背景,呈现出一个似乎存在于平行世界的中国景象^[2]^。
而在日本,部分网友对片中的妆容表示接受,认为其符合传统审美偏好。甚至引发了一场关于“花木兰是否与日化有关”的热烈讨论^[7]^。也有影评指出影片从叙事到视觉设计都带有浓厚的日本气息,这可能影响了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感^[6]^。
三、历史背景与改编对比
回顾历史,抗战时期中国曾拍摄电影《木兰从军》(1939),该片通过强调家国情怀引发广大观众的共鸣,并成功出口至日本^[2]^。相比之下,迪士尼版的《花木兰》因缺乏文化而被指责为“方向错误”,仅呈现出一个“奇幻童话”^[2][6]^。显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于作品的影响深远。
四、日本本土的“花木兰”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历史中其实也存在类似“女扮男装”的传奇人物。如山本八重(幕末女武士)^[5]^、上杉谦信(战国名将)的性别也曾被疑为女性^[8]^。在迪士尼版本的《花木兰》中,这些有趣的关联并未被提及。这也反映出东西方对于同一故事的不同解读和演绎方式。《花木兰》这部作品无论在文化还是历史背景上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