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率领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阵容豪华的访华团即将于本月9号踏上中国土地,这是他自2007年率英国保守党代表团访华以来,首次以首相身份访问中国。对于此次访问,其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不禁让人产生诸多猜想。卡梅伦首相此访,究竟承载了怎样的重量与期望?中英双方领导人是否将借此良机,就即将在韩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所要的汇率问题协调立场?针对这些疑问,本台驻英国记者涂赟特地采访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姚新中教授。
这次访华可谓是英国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盛举。访华团成员星光熠熠,其中包括财政、商务、能源、教育四位内阁大臣,以及大约五十位英国工商界的顶尖人物。这一规模庞大的阵容充分体现出英国对中国的高度重视。对此,姚新中教授认为卡梅伦首相的这次访问带有强烈的实用目的,尤其是在商贸合作方面。
这四位大臣所代表的部门是英国最强大的四大部门,而它们负责的领域与中国紧密相连。特别是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作为英国的第二号人物,目前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希望能通过扩大与中国的合作,推动英国经济的复苏。商务大臣凯布尔也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发展合作。教育和能源、气候等方面也与中国的联系紧密。尤其是教育方面,中英两国在此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而英国对教育预算的削减也为中国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和优势。
在卡梅伦首相临行前,他曾明确表示,英国的信息是清晰明确的——英国的大门已经敞开,对商贸发展的态度积极,希望与中国发展超越以往的紧密联系。虽然卡梅伦此次的重点是商贸合作,但姚新中教授认为这种“超越以往的紧密联系”并非仅限于经济层面。
此次访问不仅是对两国经济合作的深化和拓展,更是对两国文化交流与人民情感的一次触碰。卡梅伦首相此访无疑将为中英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开辟新的前景。无疑,这将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其影响深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