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薛冰妮)中国剖腹产率全球领先,引发社会关注。据数据显示,中国近半数的产妇选择剖腹产。更令人震惊的是,广东地区的三甲医院产妇剖腹产率也超过了五成。这一数字引起了专家们的担忧。
专家指出,实际上,当剖腹产率超过一定水平后,产妇并发症并没有明显减少。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剖腹产手术是没有必要的。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高达25%的孕妇实际上并不需要剖腹产。这些选择剖腹产的孕妇,在未来可能面临更高的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对此,专家表示担忧。
针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张建平教授提出了几点观点。社会期待和产妇家庭的压力使得许多没有手术指征的产妇选择了剖腹产。医患关系的紧张也使得医生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而倾向于选择剖腹产。一些医生为了医院的利益或是出于个人考虑,过分强调顺产的疼痛,引导孕妇选择剖腹产。一些孕妇甚至希望选择吉日进行手术。这些复杂的因素共同导致了剖腹产率的居高不下。
张建平教授还指出,年轻一代的产科医生在阴道助产技术上的不足也是导致剖腹产率无法降低的原因之一。他认为,在助产的培训和实践方面存在差距,导致年轻医生在面对需要助产的产妇时无法胜任。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剖腹产以确保母婴安全。这也意味着剖腹产率的持续上升和母婴健康的潜在风险增加。
专家提醒广大孕妇和家属,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应该根据医学指征来决定。避免盲目追求社会期待和吉日等主观因素干扰医疗决策。医疗机构也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助产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不必要的剖腹产率,确保母婴健康。
剖腹产率的居高不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从医学教育、医疗制度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广大孕妇和家属能够理性看待剖腹产和顺产的选择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也呼吁医疗机构和专家加强研究和,为母婴健康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