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掌握医学的“技术参数”,更是要在科学与人性的交汇点上,为患者带来最完美的治疗体验。
曾经,一位女作家在母亲患病之际,深刻体会到了不同医生的不同看法。有的医生看重生命的延续,他们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切除乳房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另一些医生则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他们主张在乳腺癌早期阶段,通过局部清扫淋巴癌细胞的方式进行治疗,而无需切除乳房。这些医生之间的不同观点,纯粹是基于对病患生命质量的不同理解和关怀,与任何利益无关。
医疗决策绝非一成不变的ISO9000标准管理系统所能涵盖。因为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充满复杂性和独特性的科学。每一位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身体差异、心理需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认知,都决定了治疗方案需要个性化定制。
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而医生面对的就是这台没有图纸和说明书的“机器”。他们必须依靠不断尝试和,针对每一特的“机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判断千差万别,不同的生命质量期望值和不同的治疗选择,都要求医生在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和需求。
完美的治疗方案不仅仅是医生独自完成的,而是医患双方共同协商和参与的成果。如果缺乏患者的参与,即便医生的决策再正确、手术再完美,患者的“幸福指数”也可能并不高。真正的医疗关系应当超越主动—被动型,向指导—合作型甚至共同参与型转变。
许多医生可能持有“技术傲慢”,认为治疗决策是他们的事,患者只需“听话”即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医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医生不仅要有科学精神,更要具备人文精神。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共同协商,是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因为医生关注的不仅是疾病,更是生病的人。
我国著名妇产专家林巧稚曾经历过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一位怀孕3个月的病人子宫出血,按照常规需要立即切除子宫并失去孩子。但通过与病人沟通,了解到她非常想要这个孩子。于是,林大夫决定在密切监控下继续妊娠。最终,经过精心治疗,孕妇平安生下胎儿。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考虑医学参数,更要考虑患者的“幸福指数”。只有符合科学且符合人性的治疗,才是最完美的治疗。
医学是一门需要热烈感情和冷静理智相结合的艺术。医生们需要集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特质于一身,在科学与人性之间找到平衡,为患者带来最完美的治疗体验。